公司业绩近三年高速增长,这也是集成电路行业高速发展的一个映照。集成电路测试这一细分领域,2021年我国的营收规模约为316.33亿元,同比增长19.6%。与封测一体式企业相比,独立第三方测试企业在成长性上表现更加理想。独立第三方测试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高于封测一体企业,公司盈利能力突出, 高于第三方测试厂商的平均水平。
但风云突变,今年上半年公司业绩突然停滞。2022 年 1-6 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3 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2.81%,净利润 2353.17 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36.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042.12 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25.76%。
目前华岭股份的技术团队是由行业经验超过三十年的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学术带头人、上海市领军人才、国家及省部级专家库专家等组成的。为引进优质人才,此前华岭股份已经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进行合作了。
(获取更多内容,请关注同名微信公众号“朱邦凌”)
作为北交所第二家实行询价发行的公司,华岭股份将于9月19日、9月20日进行询价,9月23日申购。现在,第一家询价的硅烷科技询价结果已经出来了,确定发行价为5.66元,发行市盈率为26.79倍,较发行底价4.7元高20%。应该说,这个询价结果还比较理想,符合预期。最终入围区间为5.66至7.16元,这也为以后网下询价提供了思路。
公司有几大亮点:一是引入10家战投,达到机构投资者最高限制数量,共承诺认购1.244亿元。其中包括万家基金、汇添富基金、南方基金3家公募。二是从复旦微电分拆上市,复旦微电持有公司 50.29%股份,为公司控股股东,公司无实际控制人。三是闪电过会,从受理到过会用时38天。四是将发行底价由 16.88 元调整至 13.48 元。
虽然今年上半年经营业绩同比出现下滑,但公司在疫情封控期间通过闭环生产保障了生产的连续性,有效降低了疫情对生产经营的影响程度。随着上海市新冠疫情于 2022 年 5 月末得到控制,2022 年 6 月起发行人的生产经营已逐步恢复正常。2022 年 6 月,公司产 能利用率恢复至 75.42%,收入同比增长 4.49%。
公司研发也不错,发明专利较多。截止2021年底,华岭股份拥有境内发明专利58项,境外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177项,构建起一个相对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境内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数量超过同行企业利扬芯片和伟测科技。
公司研发投入多,与各种补贴与研究项目多有关系。报告期内,公司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分别为 5,003.35 万元、3,447.10 万元和 2,552.31 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比重分别为 124.76%、52.73%和 24.59%,占比较高。
华岭股份虽然是复旦微电的子公司,依靠复旦微电的销售收入也大于中芯国际、晶晨股份、瑞芯微,不过客户C才是华岭股份的第一大客户。由此可见,华岭股份的大部分产能是外供的,复旦微电2019年-2021年的销售收入仅分别占总营收的23%、31.06%、23.23%。也就是说,华岭股份并非主要倚靠复旦微电这棵大树。
实际上,如果改变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式,过去三年公司的净利润增速可以更高。公司的固定资产主要为机器设备,其折旧年限为 3-5 年,而同行业可比公司利扬芯片和 伟测科技机器设备折旧年限均为 5-10 年,其中全新设备折旧年限为 10 年,二手设备折旧年 限为 5 年。
3、研发与技术团队也是亮点
1、区别封测一体化企业,公司是独立第三方测试厂商
公司合同负债主要为客户预先支付的产品测试款项。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合同负债分别为 149.63 万元、150.86 万元和 151.80 万元,占当期流动负债的比重分别为 2.95%、2.09%和 2.54%,占比相对较小。
今年业绩下滑的原因是什么?据公司说法,2022 年 3 月中旬,上海市爆发新一轮新冠疫情。2022 年 3 月中至 2022 年 6 月初,新冠 疫情对上海集成电路企业的生产和物流运输造成冲击,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在此期间多采取居 家办公模式,集成电路制造、封装、测试企业在此期间多采取闭环生产模式,人员物资原则 上不进不出。在此期间公司完成存量订单的测试后,无法向客户归还送测集成电路进而确 认收入;同时,客户新订单送测的集成电路亦无法运输至发行人生产经营地。
公司采用直销的销售模式,身处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群,具备地域优势,助力与上下游产业深度合作。公司已与复旦微电、晶晨股份、瑞芯微、中芯国际、长电科技等众多行业内知名的集成电路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文章来源:《复旦学报》 网址: http://www.fdxbbjb.cn/zonghexinwen/2022/0918/897.html